驻南宁特派员办事处

首页>专题调研

来源: 类型:

经商处牵线搭桥 “走出去”市场广阔——“走出去”交流活动调研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我国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企业“走出去”——扩大发展空间的意向越来越强烈。有的是受制于资源紧缺、产能过剩等双重挤压而被动寻求“走出去”,也有的是为绕开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开拓市场而主动探索“走出去”。协助和推动企业“走出去”,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更是我们商务部门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一、从有益尝试到上升国家层面大活动

近年来,趁中国驻东盟使领馆经商参赞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之便,广西商务部门曾邀请部分参赞为广西外经贸企业介绍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环境、政策等情况,并安排互动环节,企业反映积极,对了解东盟国家市场信息效果良好。为此,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举办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主题活动,活动由商务部亚洲司、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商务厅、广西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邀请中国驻东盟使领馆经商参赞与“走出去”企业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

二、首次“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活动概况

9月3日下午,中国驻东盟使领馆经商参赞与企业家交流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交流会尚未开始,整个会场早已座无虚席,过道上也站满了参会的企业和媒体。亚洲司司长陈洲致辞,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雷主持,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负责人,驻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大使馆商务参赞,驻新加坡大使馆公参等到会。首先由参赞们简练介绍八个国家的国情、产业导向、政策管理措施,并重点介绍了中资企业相对有优势或潜力的领域,以及部分目前已进入该国的中资企业的状况。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后,来自广东、宁波、安徽、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广西多家企业代表争相提问、踊跃交流。有全国知名的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国内成熟、优势行业,如水电等基础设施施工与设备生产、资源开发、新能源产品、环保、家电、智能导航产品等,提问涉及政局风险、政府限制、产业导向、市场需求、鼓励政策、税收收费、经营门槛、资质标准、合作方式等等。提问不仅领域广泛,而且非常具体。但参赞们已做足功课,整个交流过程直率、热烈、高效。会上有部分企业代表希望使领馆在业务方面给予牵线搭桥,参赞们表示会积极提供支持。针对一些企业的合作需求,参赞们还给企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由于参会企业代表多、讨论比较深入,至交流会结束,企业代表仍团团围住参赞们,继续提问或交换名片建立长期联系。

三、存在问题

从企业代表提问情况看,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与热情毋需置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企业翅膀不够硬,参与国际竞争底气不足

部分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国内是靠吃“政策饭”生存、发展的,面对“走出去”的大市场,仍然期待国外也有政府补贴或税收减免、收费保证等等。据参赞反馈,对这类行业、项目在东盟国家发展有一定难度。东盟新四国既缺资金也少需求,而有能力吸纳此类项目的老六国,普遍实行西方自由竞争体制,尤其是社会公益性的政府采购项目(基础设施、环保等)都是采取国际招标方式采购。投标企业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更要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还要熟悉国际市场竞争规则和行业技术标准,再经过投标“大比拼”才有可能胜出,“走出去”难度可想而知。“走出去”企业必须要靠自身实力,不能有任何依赖(如靠使领馆牵线、公关)等想法。

(二)部分企业仍存在“等、靠、要”幻想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多年,不同于90年代初“政府为外汇储备要企业多出口”,当今的“走出去”不仅是政府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但与国内知名大企业、中央直属企业比,广西企业在经营理念方面仍反映出“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如矿业产品税太高等。目前,世界上任何国家对资源开采都属于限制性领域,既不可能提供优惠政策,更不可能通过减税让利来鼓励输出。作为使领馆也不可能去协调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税率水平。

四、几点建议

(一)“走出去”企业要善于收集和用好必要的信息

中国驻外使领馆经商处是经贸信息的窗口。这次部分企业代表提问的内容,参赞答复“商务部网站(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栏目)和使馆网站都有,请企业登陆去查询详细资料。凡是政府采购项目都会公开招标信息,企业要自己主动去跟踪查询”。因此,企业要善于利用网络收集相关政策、信息,这样才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减少盲目性。同时与中国驻外使领馆经商处建立联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参赞的指导、咨询也可以协助企业了解最新动态情况,规避境外投资损失。

(二)“走出去”企业要善于搭建和用好合作渠道

中国驻外使领馆经商处是推动经贸合作的桥梁。这次一家民营企业发言就很有特点,简单介绍企业主营物流和旅游项目业务之后,就提出请中国驻新加坡使领馆郑参赞为其寻找新加坡物流合作对象,请中国驻泰国使领馆高参赞协助引进泰拳表演项目,然后就冲上台交换名片,交流过程非常直率、高效。参赞们对这类需求表态“建议先搭好双方商协会的对接平台(借助于本土行业组织推荐可信任的合作伙伴)”,同时建议国内同类企业加强合作,“抱团出海”或“借船出海(如中小企业争取与大企业合作)。”另外,到投资地一定要慎重找好合作伙伴。

(三)“走出去”企业要练好内功

中国驻外使领馆经商处参赞们特别指出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如“走出去”企业人员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做事的精细程度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等,这些都影响着与外方合作伙伴的沟通、认可及合作关系的稳固。在这方面,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大有可为,如定期为“走出去”企业举办业务培训,担当起政策指导咨询的角色,积极帮助企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人文素养。

 

智能问答